孟云飞:练习书法可以磨练意志与强健体魄

来源:中国廉政网 发布时间:2021-07-28
分享到:

古人关于修身养性之道的论述可谓汗牛充栋,而“静”和“忍”则是他们特别强调的。“静”对人的身心是非常有益的,可以克服急噪的心理,古人云:“躁心浮气,浅衷狭量,此八字是进德者之大忌也。去此八字,只用得一字,曰主静。”[i]三国时诸葛亮在其《诫子书》中即有“非静无以成学”、“宁静以致远”的名言;而“忍”字讲求耐性、坚持,曾国藩就非常推崇“忍”的功夫,“万事忍为上”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有一定道理的。而学习书法,既要讲求入静,又要讲究坚持。对书法的学习,基本功训练非常重要。如何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,如何写出精美、有力的笔画以及怎样临习前贤法书,等等。这些技能的习得都要在心平气和、不激不励入静的状态下,通过长期地不辍临池才能达到。历代都有很多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励志故事。如:草圣张芝苦练书法,池水尽墨;智永和尚为练书法足不出户,退笔成冢。通过这些故事可知,凡是成就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有坚韧不拔之志。练习书法是一种很好的磨练意志的途径和方法,所以说学习书法,不但使人注意力集中,养成沉稳、精确、认真地做事习惯,而且还可以养成持之以恒、不屈不挠、自强不息的性格。

从某种程度上说,书法是线条的艺术、是“力”的艺术,书法家讲究“笔力”,对“力”的追求从未停息过。无论哪一种字体、书体,都是通过充满力量的线条来表现的。书法家通过手中的一管柔毫,尽情地在宣纸上挥洒,但书法家用的不是蛮力,而是刚柔相济、虚实分明、徐疾相间的力,是一种内在的控制力,若从传统武术的视角来看,可谓是一种内力。假如执笔不稳、行笔摇晃,那写出来的字就会孱弱无力,焉能力透纸背、入木三分?故此书家须习练内力。通过长期的、正确的练习,便可五指齐力,周身协调。随着笔墨的流淌,书法家将内心的精神、力量倾注于笔端,形成一种冲击力,并贯穿在书写的整个过程中。书写者通过这些有节奏的运笔动作,使自身的呼吸和笔画的运行相和谐,很自然地通融全身的血脉,使手、腕、臂、腰等部位的肌肉得到适度的运动,从而使身体的神经系统及心肺等器官得以适度调节,促进血液循环,其功效不亚于体育锻炼。

练习书法是一个四肢协调、手脑并用的过程。练习书法讲究姿势,正确的姿势是写好字的一个基本条件,要想写好字,就要讲正确的姿势,以书写楷书的坐姿为例,要求书写者不但要讲究指法,还要注意身法。执笔不仅要指实、掌虚,而且要掌竖、腕平。在身法上,头宜正、身要直、臂需开、足应安。执笔的姿势以及运笔过程中,要求手、腕、肘须有节奏、和谐地运动。并且这种运动是柔和的、适度的。其实在书写的过程中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并不容易,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在《题<执笔图>》诗中写道:“全身精力到毫端,定气先将两足安,悟入鹅群行水势,方知五指齐力难。”另外清代书法理论家蒋和《书法正宗》中多处也有类似的说法:“端坐作书,四肢之力俱到,惟力愈大而运笔愈轻灵”,“作书用全力,笔画如刻,结构如铸”,“下笔点画,波磔、屈曲,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”。

气功也是我们的国粹,在姿势上,习书与练气功也有诸多相似之处,皆讲求肌肉松弛、心态放松。于书法而言,需要书写者心平气和、精力集中、宠辱皆忘,讲究入静,与参禅有诸多相通之处。清代周星莲在《临池管见》中说:“作书能养气,亦能助气。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,便觉矜躁俱平。若行草,任意挥洒,至痛快淋漓之候,又觉灵心焕发。”[ii]习练书法和练习气功,二者在原理上更有相通之处。气与力,都是两者所讲求的,源于丹田的气发之于腰间,而动之于四肢,气与力是相辅相成,不可分割的。于书法来说,其艺术生命的本源就是气,可以说是书者通过笔墨而体现的生命灵光。作书之初,强调要意在笔先,而后以意使气,以气御力,这样,很自然地通融全身气血,使体内各部分机能得到调和,如此便可神融笔畅、翰逸神飞。

书法强调形神兼备,动能塑形,静以凝神,而形为神之体、神是形之本。写字要使全身肌肉保持舒适状态,柔中有刚、刚中有柔,二者兼济。集全身之力达于肩、肘、腕、掌、指以至笔毫之端,同时要求意守笔尖,灵活自如地运用各个部位,调动周身的气和力,使气血畅达、百脉疏通。另外作书时由大脑控制整个节奏变化,书写内容及风格,是脑、眼、手相互协调以及对笔墨纸水驾驭能力的统一,可达到益智健身之效。从形神共养,进而形神一体,达到心身统一,从而延年益寿。古代书家不但有“书家用于养心愈疾,君子乐之”,又有“寿从笔端来”之说。故无怪乎宋代陆游曾发出“一笑玩笔砚,病体为之轻”的慨叹了!

1615346701880871

孟云飞,199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,2001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师从欧阳中石先生攻读书法专业博士学位,2007年到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学和研究。曾任《中华书画家》学术部主任、副总编、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、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等。教授职称,现供职于国务院参事室,并兼任河南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泰国格乐大学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导师。在《文艺研究》《中国文艺评论》《中国书法》《光明日报》《人民日报》等报刊发表论文150余篇。

责任编辑:董晨曦